康熙大帝也能担得起创造盛世了,所以,她的画作也是贴合题目的。
而简兮和他们两人不同,她选择的是现代桥梁。
这座桥后建立在峡谷上方,峡谷好且深,有湍湍水流而过。山高路险,地形复杂的地方,竟然建起了这样一座拱形桥。
“她画的应该是水柏铁路北盘江大桥吧!”观众席有人说道。
水柏铁路北盘江大桥,是贵州水柏铁路线上的一座单线桥。施工难度非常大,能建成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所谓盛世不是锦上添花,而是要看整体的社会形态。能够克服云贵高原的险峻,把这样一座桥梁建成,担得起盛世大国的美称。
简兮运用的色彩不多,只在表现峡谷幽深时用了树做参照物,为了体现艺术人的美感,还画了一些贵州本地特有的花草。
和李驰、路萱冬比起来,她的格局不够大,没有气势磅礴,但她的画是最讨巧、最戳心的。
不管是盛唐还是明清,再是繁荣昌盛,也终究是历史留下的文字和建筑。现代人是会感叹,但不会有共鸣,简兮的画却让人感动了。
这条看起来像是创造了奇迹的桥,为那样偏僻的地方带去了怎样的福利,人们的生活因此得到了哪些便利?
也许旁人不知道,但对于当地人来说,一定是刻骨铭心的。
而且简兮这次所用的表现手法是写意,在这方面她似乎也掌握到了精髓,寥寥几笔勾勒出了天高云阔、溪水潺潺。
原生态的环境加现代风格强烈的建筑,以及她对色彩的把控,都给了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写意,顾名思义胜在要表达的意境方面,这一点她做得极好。
现场的所有人在感叹李驰和路萱冬的细腻,转眼一看,简兮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画作。
“这是我截止到目前见过女画者最大气的写意。”
出发点简单,但大气是浑然天成的,这是简兮的本意,是低开高走。而李驰和路萱冬立意很大,最后却只能用精致两个字来形容,属于高开低走。
两者形成的反差让简兮的画作更添气势,尤其是在其他两位画者,惊人的一致选择了工笔重彩后,这份写意成了稀罕物。
“写意画表达是意境,是要把你带入画者的一种感觉中,我个人一直认为它有种雾里看花的美。
但其实,写意也可以很细腻,这种细腻和工笔画不同,表现在画者对自己创造出的情境的控制。”
一位评委说的话太专业,把所有人听得云里雾里的。他只好问主持人:“我可不可以上台,近距离的看一下这副画。”
“当然可以,您请。”主持人笑靥如花。
年逾七旬的老者,拿出自己的眼镜,还带上了纯白色的手套,仔细看了一遍简兮的画,说道:“精妙。”
“吴老,您刚才的一番话很多人都没听懂,您可以再解释一下吗?”
“你们看这里,水中有树的倒影,岸边的树有风的样子,再看水流的波纹,它们是完全一致的。
作为一个贵州人,我太了解这座桥了,这里描述的和我记忆中的一样,我看到这幅画甚至感受到微风拂面,我站在桥头的情景。
这是党的恩赐,是一方百姓之福。你去参观过这座桥吧,是不是气势恢宏,只有能工巧匠才能做得出来?”
对于吴老忽然的问题,简兮摇了摇头,她说:“我没有去现场看过,只在网上查过一些资料,还在杂志上看过近拍图,各个角度的。”
“那你为什么画的这么形象?太阳在这个角度的时候,风向就是这样的。”
“那是因为我了解过当地的自然环境,毕竟这样一座桥算是奇迹,我关注过很久。”
吴老连连点头,最后称赞:“你是个非常好的画家,我很喜欢你的画,之前说你的那些话,还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
对简兮说完这些话,吴老又转头面向观众,说:“我的一票投给简兮。”
台下同样有质疑的声音,说他是不是和白龙甘一样,都向有钱人低头了?
也有人说,和前两位的画作比起来,简兮的未免太过粗糙了。估计她是画不来盛世,所以才选的这么偏,一座桥就是一条弧度,太简单了。
台下正如之前所料,一片群情激愤。
“大家都安静一下,现在不是自由发言的时间,如果再有人大声喧哗,我就让保安请其出去了。”
主持人的一句话,声音轻易压过了那些喧嚣的人声,场内瞬间安静。
简兮在一旁看着觉得稀奇,心中也好奇这个主持人到底是什么来头?这时她回头了,精致得有些夸张的妆容下,五官显得模糊,却让简兮心里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