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7章 规模惊人的兵工厂(2 / 2)抗战之铁血战神首页

至于说搞独立山头的事儿,老阎同志只能说你想多了,现在的中国可不是十年前各军阀混战的中国。就是做为晋绥两省的老阎同志都得在那位大佬的淫威下谨小慎微,就更别说刘猛这种羽翼未丰的小人物了。

再能打,一个师不够,两个。两个不够,三个。光数数人家那位大佬现在的嫡系中央军番号,就能让人绝望。

红色那些人够顽强吧?一发动就是数万人,占了大半个省的地盘,但是在光头大佬的五十万大军围攻下,还不是危如累卵,眼看就是全军覆没之局。

反正刘猛无论哪种情绪,都能让看人颇准的山西王对刘猛可以做出新的定义,但刘猛偏偏说起了二十九军曾经前来购买炮弹和山炮一事,那意思是,你的人情我们都记得,这次来,我连那个啥主任都不是,而是纯粹私下里的拜访来的,您别想多了。

很有意思的年轻人,比传闻中更有意思。

。。。。。。。

已经重建一年有余的太原兵工厂位于太原城小北门外一个叫做千佛寺庙的旁边,这位置刘猛并不陌生,他曾经来过的共和国北方制造公司山西分厂就在这里,而原太原兵工厂几间老厂房也还保存完好,并被当成了博物馆,也是八十年后共和国保存最完好的兵工厂。

虽然已经知道太原兵工厂其实已经算是国内最先进的兵工厂,但陪着老阎同志漫步在暗灰色的尖顶厂房里听着老阎亲自向他讲解的时候,刘猛依旧震惊了。

穿越之前,身为特种兵的刘猛参观过好几个兵工厂,什么样的大场面没见过?共和国藏在大山里的诸多军工厂如果开足马力,能在一个月内造出远超这里不知多少倍的装备。

可是,在这个年代,在这个未来人们印象中应该连火柴头这种轻工业都极度匮乏的年代,太原城中竟然有一个规模如此之大的兵工厂,而且,还是从鼎盛时期衰落下来的兵工厂。

刘猛也终于知道为何在忻口会战之前,老阎同志为何想方设法搬迁这个巨大的兵工厂,最终也只搬走了百分之二,剩余百分之九十八全落入敌寇之手。

同时也终于明白了小鬼子为何将太原兵工厂差点儿搬空,还不仅仅只是搬到了东北,竟然还上了船运到了日本国内。

因为,太原兵工厂的各类机械设备,深孔膛床,元车,铣车,立旋,钻床,插床,压力机,气锤,牛头刨,龙门刨等应有尽有,而且,还都不是普通货色,都是从英美德新购,数目高达近5000余,囤积的各类原材料更是高达三十万吨。

这些,对于物资匮乏的日本人来说,简直比现大洋还要令人兴奋。

“怎么样?刘主任,老汉我这机械厂怎么样?还能拿得出手吧?”老阎同志笑眯眯的看着刘猛。

刘猛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老阎这就有些不地道了,这不是赤果果的炫耀吗?

这可是当时是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哪怕是还没恢复到最巅峰时期,也是无人能出其左右的。

刘猛记得那间成为博物馆的厂房里摆放的日志里清楚的记录着,只要翻过这年头,到明年这家兵工厂就能达到月产65步枪800支,79步枪3000支,冲锋枪3000支,捷克轻机枪600挺,92重机枪90挺,迫击炮150门,炮弹80000发,手榴弹30万枚,子弹150万发,火炸药123吨。年产晋一七式山炮40门,12式山炮200门,野炮150门,重炮24门,野炮最大射程能达到一万一千米!

相比于连重炮都能生产,甚至听说到抗战后期连飞机都开始造了的太原兵工厂,现在你竟然问老子是不是还行?

当然,老阎同志伸过来的橄榄枝刘猛知道,那意思是,看到哥这儿的实力了没,来哥这儿,要啥有啥。

这就是聪明人说话,根本不用避着任何人,说的是一个事儿,但传递的却是另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