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七章 九幽灵玉碑(1 / 2)万武归一首页

大殿幽静,湖水汹涌,一股惊世骇俗之能量波动自湖底澎湃而出,致使周遭空间扭曲迷离,景象诡异。

湖心深处,一人影静谧端坐于大阵核心,其身后噬化之力汇聚成黑洞漩涡,缓缓旋转,犹如深渊巨口,贪婪噬化四周汹涌而来之浩瀚能量。

湖畔之侧,诸葛武玄双手负背,目光不时掠过阵中陆川,时而微微颔首,流露出赞许之色。

“北冥元纹,果然非同凡响,此等吸纳速度,非寻常人所能企及。”

诸葛武玄轻声自语,言语间满是感慨。

忽闻身后传来一道苍老之音,诸葛武玄未及转身,仅一笑置之:

“北冥元纹乃天地之瑰宝,然若非陆川斯等出身低微却心怀坚韧之志者,实难以驾驭。”

“门主所言极是,陆川身负神物,却能隐忍不发,实属难得。”

蓝袍老者不知何时已立于诸葛武玄身侧,目光同样聚焦于湖底陆川,笑语盈盈。

“此子机缘深厚,竟能于低阶帝国中获此北冥元纹,实乃天眷之人。”

诸葛武玄轻轻点头,言曰:

“世间元纹八道,皆具无上威能,强者得之,亦只能驾驭其一。”

“唯北冥元纹,能凭其噬化之力,融合多道元纹于一身。”

“当中真假虽未可知,然观今之强者,无不以拥有元纹为傲。”

“欲从彼等手中夺取元纹,诚难如登天。”

蓝袍老者附和道。

“北玄域幽冥之殿,其主即幽冥元纹之传承者,幽冥之殿因之而屹立千年不倒。”

诸葛武玄忆及往昔,眼中闪过一丝追忆。

“精武门亦有望出现元纹强者,此子未来可期。”

诸葛武玄话锋一转,语气中满含期待。

“门主以为陆川能参悟九幽真经否?”

蓝袍老者轻声询问。

“此子心性坚韧,行事果决而不失底线,非无情之辈。”

“虽精武门已百年无人参悟九幽真经,然陆川今所展现之潜力,实令人刮目相看。”

“或许,此子便是那有缘之人。”

诸葛武玄分析道。

“然,一切尚需九幽灵玉碑开启后方能揭晓。”

“其余三殿顶尖弟子皆已修成奇经,今年九幽殿若仍无人能悟,局势堪忧矣。”

蓝袍老者忧虑道。

陆川虽实力不俗,然面对余三殿顶尖弟子及三大奇经之威,胜负诚然难料。

毕竟,此番无赤玄灵果相助,其战力或受影响。

“殿试榜首者,将引领精武门弟子征战宗门菁英战。”

“目前来看,琼琳最为合适,其性格沉稳,威望颇高。”

蓝袍老者提议道。

“宗门菁英战…”

诸葛武玄闻言,神色微黯。

此战历来与玄教冲突不断,双方皆不留情面。

近年来,玄教弟子实力强横,精武门屡遭挫败,损失惨重。

“玄教欺压日甚,实难容忍。”

诸葛武玄语气中透露出丝丝寒意,双眼深处闪烁着冷冽光芒。

蓝袍老者沉默片刻,终是轻叹一声。

宗门之争,本就残酷无情。

精武门虽为超凡宗门,但相较于玄教,仍显势弱,不得不时常退让。

玄教三大掌教,实力皆不弱于诸葛武玄,更有诸多隐世高人作为底蕴,其势力之庞大,令人望而生畏。

忆及萧岩之死,诸葛武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悲痛。

彼虽强行压下怒火,但心中挣扎之苦,唯有自知。

“愿此子能悟透九幽真经,则宗门菁英战,又可多一力挽狂澜之英豪。”

“闻玄教新出数位俊杰,有柳玄德者,号曰小霸王,曾与天阳境小成强者交锋而不败,声名鹊起。”

“他宗亦藏龙卧虎,如太上无极宫之慕容洁儿,修为日进千里,与柳玄德难分伯仲。”

蓝袍老者语带忧虑,玄教于年轻一代中,优势显而易见,东玄域最强超凡宗门之名,非虚言也。

诸葛武玄微微点头,心中明了,然此刻多言无益,唯有一声轻叹,复将目光投向湖心那年轻身影。

精武门年轻一代,诸葛琼琳虽出众,然独木难支,若陆川能因九幽真经而崛起,必能分担重负。

然,九幽真经,岂是轻易可悟?

陆川此番闭关,已历旬日,借大阵浩瀚之力,玄力飙升,一日千里。

修行间,泥丸宫内魂力亦激增,此地之奇,实乃玄力与魂力同修之宝地也!

此番进展,对陆川而言,水到渠成。

血战所耗五枚赤玄灵果,其精华于激战中渗透体内,加之大阵之助,修为自然突飞猛进。

闭关近半月,陆川肌肤赤红如焰,狂暴之力四溢,似有祭灵劫降临之兆。

诸葛武玄察其异,微笑以对,知陆川此行收获颇丰。

陆川体内狂暴波动加剧,赤红肉身犹如烈焰,祭灵劫蓄势待发。

而就在这时,泥丸宫内魂力汹涌而出,天际乌云密布,雷声隐隐。

“九霆劫?竟引双劫并至。”

诸葛武玄仰首望天,一笑置之,袖袍轻挥,大殿穹顶裂开,显露出外间风起云涌之景。

乌云压顶,银蛇狂舞,正是九霆劫之兆。

诸葛武玄静观陆川与双劫相抗,未有援手之意,深知此乃必经之锤炼。

唯有自身之力,方能破劫而出,实力方得真长。

陆川体内能量如潮,赤焰环绕,玄光浮现,鳞片隐现。

祭灵之火焚烧下,轩辕所留真龙之气亦有所动,神秘能量融入陆川肉身之中。

“龙皇万化诀…”

诸葛武玄见陆川异状,淡笑而言。

“此武技若大成,足与高阶龙族争锋,此子福缘不浅。”

言犹未尽,天际雷鸣大作,乌云翻滚,雷霆如柱,直劈陆川而来。

电光火石间,雷霆已至大殿,直击陆川颅首。

然,就在雷霆即将触及之际,陆川头顶突现黑洞漩涡,吞噬雷霆于无形。

雷霆入体,陆川身躯震颤,电弧与火焰交织,场面蔚为壮观!

陆川于雷霆入黑洞漩涡之际,面庞微颤,显痛苦之色,旋即以意志力强忍之。

天际之上,首雷既落,乌云愈加密集翻腾,后续雷光如巨柱,轰鸣之声不绝于耳,如暴雨倾泻。

诸葛武玄双手负后,仰观大殿内雷蛇狂舞。

但见狂暴雷霆尽皆被陆川颅首黑洞漩涡所噬纳,继而转化,能量涓涓流入其体。

此等转化之妙,即便诸葛武玄亦赞叹不已,如斯行云流水,足见陆川对北冥元纹之力驾驭已至纯熟之境,双劫之威,于彼而言,已不足为惧。

天穹之上,雷霆之怒持续约莫盏茶功夫,终归于平静。

末雷落下之时,乌云渐散,阳光穿透大殿穹顶,温柔洒落陆川身上。

阳光沐浴下,陆川赤红之体亦渐复常态。

须臾之间,其紧闭双眸猛然睁开,瞳中精芒四射,周身湖水随之翻滚,波涛汹涌。

陆川吐出一口犹带狂暴气息之白气,身形一展,已跃出大阵核心,落于诸葛武玄身侧,躬身谢曰:

“谢门主栽培。”

“此皆汝自身修行所致,吾不过提供一席之地矣。”

诸葛武玄淡然一笑,回应道。

陆川含笑欲语,神色忽变,感知天地间忽涌动一股奇异波动。

观其源头,乃直指九幽殿!

诸葛武玄亦随之转身,望向彼方,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

于九幽殿幽邃之处,矗立一峰,其势磅礴,色呈枯黄,无丝毫绿意点缀,远观之,满目荒凉,寂寥弥漫。

此峰之巅,祭灵丹川浩荡而过,异象突现,往日匆匆之姿竟缓,且丹川之内,祭灵之气磅礴而出,犹如天河决堤,倾泻而下,壮观非凡。

祭灵之气奔腾若江河,终归于峰巅,滋养其体。

嗡鸣之声,不绝于耳。

峰体随之颤抖,碎石纷飞,峰巅裂痕纵横,如龙蛇蜿蜒。

变故之际,天际破风声四起,转瞬之间,四野天空、群山之巅,皆被人群密布,喧嚣之声,直冲云霄,震散云霭。

此间人影,非独九幽殿弟子,更有余三殿弟子闻风而动,皆因知此地将生变故,或可撼动四殿之序。

四殿弟子齐聚,此景于精武门中实属罕见,即便凌殿弟子修炼凌诀经,亦难引如此轰动,足见九幽真经于众弟子心中之重。

忽有数道虹光划破天际,疾驰而来,落定于峰前。

前二者乃黄耀师与周博通,其后六人,皆是气息浑厚之辈。

其中三人,乃陆川初入精武门时所见之副殿主,余者,则为余三殿之主。

“四殿之主齐临…!”

空中,九幽殿嫡传大弟子麻生五望向前方,忍俊不禁。

鹤田二言道:

“此不足为奇,此番参悟九幽真经,关乎精武门兴衰,除殿主外,或有长老暗中窥伺。”

香取三目光炯炯,凝视震动之峰,跃跃欲试:

“此番若能有所悟,殿试之时,九幽殿必能扬眉吐气。”

鹤田二闻言,默然片刻,心中暗自思量。

作为九幽殿资深嫡传大弟子,彼深知九幽真经之深奥,百年间,每启九幽灵玉碑,皆无功而返,此番能否例外,实难预料。

“陆川何在?如此盛事,若缺席,岂不惜哉?”

香取三环顾四周,惊疑道。

鹤田二答道:

“彼半月前谒见门主,因带回圣玄灵株之种,立下大功,门主或有赏赐。”

“以彼之性,此等机缘,岂会错过?”

“陆川此子,竟能伤及宗门追缉令第四位之中居九,当真惊人。”

麻生五苦笑摇头。

鹤田二面色一沉,训诫道:

“陆川师弟乃九幽殿之骄,实力超群,对吾殿大有裨益。”

“汝等当以同门之谊为重,勿因一时胜负而生嫌隙。”

麻生五苦笑应之:

“吾非狭隘之人,若彼真能参悟九幽真经,吾亦为之欢喜。”

“否则,殿试之时,九幽殿颜面何存?”

鹤田二闻言,点头以示嘉许,正欲开口,远方再传破风声,数十道人影疾驰而至,落于近旁。

此辈人物甫一现身,周遭精武门弟子顿时哗然,投射之目光中敬畏之意倍增。

“彼等乃琼琳大师姊及诸英杰,更有霄殿林京雨师兄、昊殿龚厉师兄,闻此三人皆已深谙各殿奇经,堪称精武门年轻一代之翘楚!”

“诚哉斯言,尤以琼琳大师姊为佼佼者,据传已臻九转祭灵境,辅以凌诀经之神妙,除非天阳境强者亲临,否则难逢敌手。”

“诸君勿忘九幽殿之陆川,彼近日与玄教前执事中居九交锋,须知中居九亦已步入九转祭灵境之列。”

“此事吾亦有所耳闻,若果如此,陆川之实力,真乃惊世骇俗,且身为九幽殿弟子,此番参悟九幽真经,自当有其席,唯结果如何,尚难预料。”

“陆川虽自入门以来,表现不凡,然九幽真经之深奥,连琼琳大师姊亦未能窥其堂奥。”

此刻破空而至之众人,正是诸葛琼琳、诸葛青青等一行,伴同者尚有霄殿林京雨、昊殿龚厉及三殿中赫赫有名之嫡传弟子。

此等阵容,实乃精武门年轻一代之巅峰,故所至之处,群目聚焦,万众瞩目。

诸葛琼琳、诸葛青青二女,自是万众瞩目之焦点,然多数年轻弟子之眼神,却更多流连于清纯活泼之诸葛青青身上。

非是琼琳大师姊魅力稍逊,实乃其于众弟子中威望甚高,平日清冷之态,令人生畏,故不敢直视如诸葛青青。

今日之诸葛青青,衣袂飘飘间,尽显青春活力。

马尾轻摆,明眸善睐,清纯之姿,令人心动。

其环顾四周,未见陆川身影,不禁蹙眉轻叹:

“陆川此子竟未至?岂欲错失此等良机!?”

“彼或有他故,陆川师弟虽天资卓越,然入九幽殿时日尚浅。”

林京雨淡笑应之。

“彼既入九幽殿,即为参悟九幽真经而来,怎会轻易放弃?”

“况其已为九幽殿嫡传大弟子,自当有参悟之位。”

诸葛青青白了林京雨一眼,反驳言曰。

林京雨见青青对陆川如此了解,心中虽有不快,却未形于色,转而与旁人低语。

诸葛琼琳旁观此景,暗自摇头,未加置评,只将目光投向远方震动之山峰。

只见裂缝蔓延,一座巨碑缓缓破山而出,古老而神秘之九幽气息,瞬时弥漫而开!

“九幽灵玉碑…”

诸葛琼琳眼神复杂,忆及往昔参悟九幽真经之挫败,心中五味杂陈。

“姊姊,如觉此番九幽殿有人可参悟功成乎?”

诸葛青青紧拉诸葛琼琳之手,低声问曰。

“麻生五等四人,希望不大。”

诸葛琼琳略一沉吟,续曰:

“至于陆川,或可一试。”

诸葛青青点头,睫毛轻颤,脸上浮现出一丝复杂神色。

“何故此颜?”

诸葛琼琳不解。

“若彼参悟功成,吾岂非要按彼所言…”

诸葛青青脸颊微红,吞吞吐吐。

诸葛琼琳闻言,亦是哭笑不得,瞪了诸葛青青一眼:

“此皆汝自找之果。”

峰峦崩摧,终焉于斯徐徐而止,众人仰望山巅,只见巨碑巍然矗立,几欲触天!

千仞巨碑,色如温玉,碑面古黄,乃岁月之痕,沧桑之气自其间沛然逸出,笼四野而荒寒生。

天地苍茫,若泛秋黄之色,众人恍若置身世外远古之境。

众人神色肃穆,荒寒之气中,喧嚣渐息。众目睽睽,敬畏而热切,皆聚焦于那山体裂而现之巨碑。

“终又启矣…”

周博通凝望巨碑,眸中激动难掩,喃喃自语。

“自精武门一脉得此玉碑,遂立宗于此,九幽殿亦缘此起。”

“千载以降,能悟九幽真经者,寥若晨星。”

黄耀师轻叹。

“九幽真经非凡品,若庸碌之辈皆能得之,精武门何至于今?”

黄耀师侧畔,一黑袍壮汉笑骂,此人正是凌殿之主白伏明,身形魁梧,气势迫人,目若闪电,一举一动,空间为之扭曲。

黄耀师闻言,一笑置之,继而观天色曰:

“时至矣。”

“陆川尚未至乎?”

周博通环顾,眉宇微蹙。

“勿忧,彼子岂会错失此良机。”

黄耀师笑而摇头,转视九幽殿弟子麻生等四人,沉声道:

“尔等须备,勿强为,此等武技,机缘所至,强求不得。”

麻生等四人神色激动,恭敬应命,相视一笑,身形疾动,万众瞩目之下,落至山巅玉碑之前。

悬崖峭壁间,青岩数块突兀而出,面滑如镜。

四人盘膝其上,仰望千仞巨碑,顿感自身渺小如尘。

麻生等四人神色凝重,虽极力掩饰,然眸中慌乱难掩,皆因玉碑威压之故。

四人至碑前,周遭喧嚣再起。

众人似觉少一人,纷纷搜寻,欲觅其踪。

“此人总令人久候,架子甚大。”

诸葛青青自然知众人所寻何人。

陆川入精武门未久,然声名鹊起。

祭灵丹川之下,创超越萧岩前辈之佳绩。

九幽妖瞳,乃当年萧岩未竟之功,今已大成。

更携圣玄灵株之种而归,功勋卓著。

诸般成就,使陆川已成精武门中璀璨之星,此次悟九幽真经,亦被寄予厚望!

“其绩甚耀眼也。”

诸葛琼琳轻语。

诸葛青青闻言,微愣,大眼疑惑望向琼琳,显是不解其意。

“陆川性高傲,入九幽殿后所作所为可见一斑。”

“彼实以萧岩前辈为标杆。”

诸葛琼琳凝视巨碑,缓缓道:

“陆川不愿居萧岩前辈之荫,故欲超越之。”

“其潜力于今精武门中,足列前三,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然萧岩前辈之才,令无数天才望其项背,以此为标杆,非智也。”

“一旦挫败,恐终生难以释怀。”

“萧岩前辈,虽逝犹存...”

言至此,诸葛琼琳似苦笑,轻声道:

“陆川期望过高,恐遇挫时,难以承受。”

诸葛青青闻言,眉宇紧锁,问道:

“姊姊忧陆川若悟九幽真经不成,会一蹶不振耶?”

“一蹶不振或未至,其所历之事,或连吾亦难及。”

“唯恐此番挫败,恐伤其坚韧之心。”

诸葛琼琳摇头,续道:

“过往考验,不过小试锋芒,而今,方为真正之大考。”

诸葛青青美眸微动,似有所悟,旋而仰首,阳光洒其清丽容颜,犹豫片刻,乃言:

“姊姊,吾虽未详知陆川过往,然窃以为姊姊或轻估其坚韧。”

“且吾未尝见其真惧,即独面中居九及弑莽帮之危,亦未见其目露惧色。”

“乃至,吾思之,萧岩前辈于精武门中,地位犹若父执,然于陆川之心,恐亦无甚敬畏。”

“彼仅视萧岩前辈为修行路上必超之一人耳。”

言至此,天际阳光正映照于少女清丽之颜,光弧沿其白皙下颌流转,美不胜收。

此时,少女忆及陆川昔夜山隙间所言,难以想象,一少年于稚龄之时,竟能如深渊蝰蛇,隐忍仇恨,暗中蜕变,终以己力,数载之后,诛灭曾可轻易覆灭其家族之敌。

诸葛青青实难料想,一具如此隐忍与自制之人,会因一挫而一蹶不振。

诸葛琼琳闻诸葛青青突兀之言,愣怔片刻,旋而侧首,凝视其妹,须臾,嘴角勾起一抹微妙笑意:

“观汝神色,似颇寄厚望于彼子?”

“吾仅据实而言,姊姊莫要多心!”

诸葛青青被其凝视得略感羞涩,嘟囔道。

诸葛琼琳未置可否,续言:

“既汝如此看好,吾辈便静观其变。”

“此番彼压力甚重,若未能参悟,难免流言四起。”

“能否化解,全凭其造化。”

言毕,诸葛琼琳目光忽转,投向远方天际,微笑道:

“彼子至矣。”

恰于此时,远方天际忽传急促破风之声,须臾间,万众目光皆聚焦于彼,气氛骤热。

“陆川终至,原以为其已放弃。”

“未知此次能否悟得九幽真经,彼往昔成就,较之萧岩前辈,犹若小巫见大巫,今朝方为真才实学之考验。”

窃窃私语如潮水涌动,随风势愈强,破风之声亦愈发响亮。

数息之后,一身影划破长空,现于天际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