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章 铭记于心(1 / 2)四合院:我给贾东旭的机床装脑首页

暖瓶厂送来了一只外观乌黑的铝壶,装满水后重达三斤。

原本他们打算送一只能装五斤水的大铝壶,但被林祯婉言谢绝了。

你莫非是担心我轻易就把水煮沸?何不直接送个十斤容量的来?

林祯怒火中烧,对着交接人员就是一顿责备。

“又不是开澡堂,谁家日常烧水会用五斤的大壶?送这么大个做什么?你没看我的需求吗?要是你们找不出合适的尺寸,我们直接找铝厂定制去!”

玻璃厂那边倒是规矩得很,五百块玻璃的规格误差都控制在两毫米以内。

另外,还额外送来了一百块备用玻璃。

正午用餐时分,阳光正好灿烂。

林祯在食堂门口摆起了样品试验,引得众人围观,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

听说要用太阳来烧开水,工人们都想亲眼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

杨厂长、李副厂长、技术部的贺主任、财务科的刘科长、保卫科的陈科长等一众厂领导也纷纷前来观看。

此时已是九月深秋,气温明显下降。

工人们已换上了长袖衣衫。

有些畏寒的,更是早早地穿上了秋衣秋裤。

要说是在炎炎夏日用太阳烧水,或许还有人会信。

而现在天高云淡,凉风习习,树叶泛黄,早已过了白露节气。

除了那些理科出身、有一定学识的人之外,没人相信林祯能用太阳烧开一壶水。

“唉……林工是不是太过自信了些?”

“我也这么觉得,就算是全能型人才,也得结合实际情况吧?”

“哼,要是天上的太阳真能烧开水,那空气也能点着了,嘿嘿……”

有人唱衰,自然也有人叫好。

“这东西要是好用,不求多,每天中午能烧一壶开水就行啊!”

“要是能放个铝蒸锅在上面,蒸几个馒头,烧点面汤也行啊!”

“是啊!一年下来能省不少煤钱呢!”

“主要是这东西买的时候就花点钱,用上五年八年都没问题!”

“要是真好用,我不买电风扇也得买它!”

见人群聚集得差不多了,林祯请示道:“厂长,可以开始了吗?”

杨厂长和李副厂长都点了点头,“开始,计时!”

林祯将一个外表漆黑的铝壶放在了支架上。

漆黑的铝壶在阳光下瞬间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为了突出首次试验的效果,林祯特意将样品的反光面设计得很大,直径达到了1.5米,比个大磨盘还要宽敞。

铝壶体型宽广且低矮,拥有广阔的受热面,而装载的水量却有限,仅仅三斤重。

五百片反光玻璃如同众星捧月,全部聚焦于铝壶底部。

不久,铝壶的壶嘴便腾起了袅袅热气。

“嘿!真成功了!”

“天哪!这才一眨眼的功夫,热气就这么腾腾而上了?”

杨厂长和李副厂长相视而笑,眼神中满是欣慰。

林祯未曾料到太阳灶的效率竟如此之高,毕竟在穿越前他从未使用过,更何况现在正值深秋。

反光面积之大,热点之集中,再加上被加热的目标被涂成了吸热的黑色,种种因素共同促成了这一高效的加热效果。

仅仅十五分钟,水便沸腾了起来。

围观的人群更是激动万分,仿佛他们也随着水温一同沸腾。

“真的开了!”

“开了,开了!只要天气晴朗,我们就再也不用烧煤了!”

“我要买!这真是个好东西!”

“厂长,我们轧钢厂的职工能不能内部预定啊?去供销社排队买我怕买不到啊!”

“是啊,是啊!我刚才还不敢相信呢,没想到这么快水就开了!”

杨厂长笑着安抚大家:“大家放心,等投入生产后,组织会合理安排产品的流向。”

然后他回头指着林祯笑道:“小林啊,你这次可是走了捷径了,我看就算放个五斤的铝壶,半个小时也能烧开,你这小聪明耍得不错啊!”

李副厂长连忙解释道:“唉~这是我安排的,主要是为了群众效果,不是小林在耍小聪明,哈哈哈……”

杨厂长笑得更欢了:“那现在我们就换个五斤的铝壶来试试,看看能用多久。”

“傻柱,去后厨把那个大铝壶拿过来,装满凉水!”

“好嘞!”

傻柱急忙跑回后厨,拎起一个大铝壶就准备去接水。

马华赶紧拦住他:“等等,我先抹点灰,你没看到师父的铝壶都是黑色的吗?”

说着,马华刮了半把锅灰,把铝壶的外面均匀地抹了一遍。

虽然颜色没有试验用的那个黑,但也相差不多了。

他接满了五斤的凉水,提到了食堂门口。